海南灯笼果_灯笼果的功效与作用(图)

海南水果评论2,466阅读模式
摘要灯笼果又名酸浆、红菇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鬼灯等,在海南常称为帕帕果,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是野外比较常见的野生水果。
海南特产很精彩

灯笼果又名酸浆、红菇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鬼灯等,在海南常称为帕帕果,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是野外比较常见的野生水果。

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台湾、福建(南部)和东北三省。中国广东、云南有栽培,或成野生而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路旁或河谷。

海南灯笼果_灯笼果的功效与作用(图)-图片1

未成熟的灯笼果(图)

海南灯笼果_灯笼果的功效与作用(图)-图片2

成熟的灯笼果(图)

灯笼果历史由来

灯笼果在中国栽培历史较久,在公元前300年,《尔雅》中即有酸浆的记载。现在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广泛。海南之前没有人工种植的记录,基本都属于野外自然生长而成。

2007年海南农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东北的“灯笼果”与海南野生的“灯笼果”草进行复合繁育栽培,根据“灯笼果”的生长规律和环节特征,精心培育出新一代有两品种的灯笼果,终于成功地又一次打造出了海南有机绿色无公害水果的又一个品牌。

灯笼果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5-90厘米,具匍匐的根状茎。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密生短柔毛。叶较厚,阔卵形或心脏形,长6-15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对称心脏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尖牙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厘米,密生柔毛。

花单独腋生,梗长约1.5厘米。花萼阔钟状,同花梗一样密生柔毛,长7-9毫米,裂片披针形,与筒部近等长;花冠阔钟状,长1.2-1.5厘米,直径1.5-2厘米,黄色而喉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外面生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丝及花药蓝紫色,花药长约3毫米。

果萼卵球状,长2.5-4厘米,薄纸质,淡绿色或淡黄色,被柔毛;浆果直径约1-1.5厘米,成熟时黄色。种子黄色,圆盘状,直径约2毫米。夏季开花结果。

海南灯笼果_灯笼果的功效与作用(图)-图片3

灯笼果风味特色

灯笼果可供食用,果实香味浓郁,味鲜美。成熟时挂满枝头,如同一串串灯笼,别具特色。

灯笼果营养价值

灯笼果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是西红柿的73.1倍、胡萝卜的13.8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6.4倍、胡萝卜的5.4倍。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是加工饮料、果酒等饮品的好原料。此外,它还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皂甙、黄酮甙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灯笼果功效作用

灯笼果以果实供食用,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果实香味浓郁,味鲜美。浆果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20多种矿质元素和18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果实有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制杀虫剂。灯笼果生长势强,常作切花、多年生花坛,供观赏用。耐-25℃低温,繁殖生长速度快,见效快,适合庭院栽培。

主要价值

食用:其鲜果含果胶特别多,可加工成优质的果酱、果饼、果汁等多种保健食品,制品由于风味独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灯笼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此外,它还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皂甙、黄酮甙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药用:灯笼果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蜀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均有记载。灯笼果不仅具有固精涩肠、补肾壮阳、缩尿止泻、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增强人体造血、提高多种酶的活力和防止细胞老化的药用功能,而且对皮肤肿瘤、神经衰弱、痢疾、黄疸、水肿、慢性咽炎及皮肤癌和早期宫颈癌等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此外,灯笼果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

海岛小哥
  • 嗨~~我是海岛小哥,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我为海南特产代言!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hihinn.com/64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