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木棉织锦-海南珍贵技艺(图)

工艺礼品评论2,703阅读模式
海南特产很精彩

黎族木棉织锦可以说是黎锦的一个独特分类。“木棉”之所以得名,是因其棉花状的纤维。数千年前,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就是用它作为纺织的重要材料,制成衣被御寒。王海昌在其著作中提到,木棉棉絮用来织就黎锦,是海南在经历“无纺布时代”、“麻纺时代”之后的又一个特殊阶段的海南珍贵技艺。

黎族木棉织锦-海南珍贵技艺(图)-图片1

黎锦

海南省内其他地区用木棉作为原材料纺线织布已经比较少见,但在昌江黎族地区,这一古老的技艺得以活态传承,从未间断。”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孙如强说,这和昌江丰富的原材料有关。昌江是中国木棉之乡,木棉树种植数量较多,黎族群众可就地取材。2009年,木棉纺织技艺被昌江黎族自治县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

历史悠久

木棉树是海南岛上的古老树种,据史料记载,黎族人民很早就用木棉作为纺织原料,生产吉贝布等织物。宋代苏东坡谪居海南时作诗记载:“遗我吉贝衣,海风令夕寒。”指当地黎族人民赠予他用木棉制成的吉贝布衣,足见木棉纺织的历史之悠久。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变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宋代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生动描绘了黎族妇女纺织的情景。千年之后,在黎乡昌江,我们仍可见到黎族妇女用木棉纺线织布,这项古老的技艺并没有因时光流逝、科技进步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白沙一带)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

黎族木棉织锦-海南珍贵技艺(图)-图片2

纺轮

工艺特色

和其他纺织技艺相似,木棉纺织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摘下木棉棉桃晒干,开裂后取出棉絮;脱去棉籽后用木棍搅动使之蓬松,然后上纺轮捻成棉线;捻好的线团放入开水中熬煮,使之更具韧性;煮过的棉线晒干后呈天然的米黄色,一般无需另外染色,上腰织机织成棉布即可。

黎族妇女通过简单的踞织机运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等图案构织成富有装饰风格的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床单、被子等。一块富含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精美图纹黎锦要经过纺、织、染、绣四大工艺。据黎族老人讲,她们织一块锦至少也得半年时间。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

黎族木棉织锦-海南珍贵技艺(图)-图片3

黎族传统用木棉线织布

收藏价值

木棉织锦具有四大价值:

1、历史价值

黎族纺织是史上的活化石,存续三千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通过对黎族纺织工具和工艺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海南纺织史。

2、文化价值

黎族内部分为哈、杞、润、赛、美孚等五种方言。由于各方言受环境、生活习俗、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各方言的织锦图案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的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物或美好形象物等。黎锦是黎族人民表现自我,表现本方言,表现本民族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说,黎锦图案是各方言的标志符号,文化价值难以估量。

3、艺术价值

黎族妇女用夸张变形的几何图案、想象丰富的抽象艺术,创造了人形纹、自然界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生活纹、文字纹等。她们天上取样人间织,吸纳天地之灵气、乾坤之神韵,借草木泉石、日光虹影作色,以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为图,用她们的心灵与天神地灵对话,织就了令人震撼的图画。

4、收藏价值

黎锦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为中外收藏家所珍爱。它特有的投资与收藏、升值与欣赏功能,将成为投资者的理财新方向。

扩展阅读

从历史的长河中,黎族织锦艺术充分显现了黎族妇女的创造才能和艺术造诣。一件艺术珍品的完成,可以说是黎族妇女的心血和结晶,也是黎族妇女智慧的集中表现。据了解,她们每织绣制作一套盛装,往往需要花费3~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每当民俗节日,或是参加婚礼盛会,姑娘们总是三五成群,汇集在一起,身穿着美丽的服饰,出现在人群之中,以获得人们审美的心理满足,这意味着向别人显示自己的织绣才华。

作为黎族织锦艺术,它不仅反映了制作者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它作为爱情的纽带,精神的寄托,反映了黎族姑娘对幸福有着无限向往和追求。

海岛小哥
  • 嗨~~我是海岛小哥,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我为海南特产代言!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hihinn.com/485.html

发表评论